“
你不愿意种花
你说:
‘我不愿看见它
一点点凋落’
是的
为了避免结束
你避免了一切开始
”
——《避免》顾城
据说西藏的僧人每年都会做一项特殊的法事。又到了藏历新年,一年要结束的时候。最后一缕阳光,孤独地消散在了天际,只留下远方雪山,黑漆漆的背影。僧人们焚香沐浴,再一次完成了他们费尽心血雕饰的艺术品。许久,斋罢,新年的钟声敲响,他们一齐起身,扑向了他们的杰作。刹那间,一年的心血化为乌有,如梦一般,烟消云散。
新年的第一个清晨,太阳如故升起,青藏高原的天空,万里放晴,没有一丝云彩。晴空的下面,闪烁着金光的琉璃瓦,里面的僧人们早已扫去了去年的残骸,焚香沐浴,虔诚地打坐,然后开始精心设计这一年将要打造的艺术品。
“拥有就是为了失去吗?”我想。也许是那时的我年少无知,这样的故事,听来无感,只觉得僧人行为古怪,徒增些谈资笑料罢了。
一个猛然向前的加速度,列车启动了。车轮与钢轨摩擦的声音,远远离去的车站,他心中期待着。驶过一个又一个道岔,几个并排的轨道终于合并成两个,一来一回,并排在鹅卵石铺成的路基上,一齐通向远方。点上一首久违的Waltz,便将目光投向远方。窗外的电线杆一个个闪过,京沪线100到500或是陇海线1000到11080,从浅绿到墨绿或是从青青草地到茫茫大漠,那个痴心的旅者,他期待着,期待着,迷醉在了夜色中。“乘客你好,你要到站了,请更换车票。”旅者睁开惺忪的双眼,不久便欣喜地下了车。
“你好,欢迎乘坐Kxxxx,请把车票换成标识牌。”
“哦,好的。”他眨了眨眼,将车票递了过去。随后,他的目光投向了列车旁的另一条钢轨。那是他来时走过的路。下车的那天下午,他来到旅馆办了入住,便消失在了这座城的街头。临走那天,他知道时间不多了,但还是深情地看了那座城,最后一眼。返程的列车上,他惊醒了。梦里,旅途中的一切,是那么的真切,他伸出手,摸到的却是冰冷的车窗的玻璃。
母亲说:“你小时候带你旅游,每次回家的时候你都会不高兴。”
后来,我终于明白。原来西藏的僧人懂得。
物理课上,老师指着一个单峰上凸函数,“横轴是时间t,纵轴可以是什么?物体的运动,反应的速率,还有——人生何尝不是如此。”
是啊,人生何尝不是如此。人的的一生,就是在做一场零的加减法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,一切源自于零。于是,我们学会了加法:生长,学习,读一本书,去遥远的地方旅行。可总有一天,我们要学会面对减法,爱情灰飞烟灭,理想支离破碎,一切终将圆寂于零,就连承载万物的宇宙本身都不是永恒的。春花,夏风,秋月,冬雪,一个人从青涩开始抽枝发芽到最后不可避免地逐渐走向灯枯油尽,宇宙从大爆炸到面对临界点的选择或坍缩或变得死寂。这是定律,是自然的法则。
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将要面对的结局,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。
已经是午夜,车厢熄了灯,旅者孤自向窗外看去,郊区漆黑的一片中,只能看见旁边的那条钢轨,第一次,他终于看清了它每一块枕木的模样。窗外偶尔闪过电线杆的影子,只是编号应该是在倒数了吧,他对自己说。朦胧的泪眼中,旅者再一次看见了曾经,旅途中的一切——白墙青瓦的小镇、姑苏城外的钟声,或是都市的繁华,亦或是大漠的孤烟、悠悠的驼铃——原来自己也曾拥有过。
列车到站了,旅者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。拖着疲惫的身体,看着站台钟表跳动的秒针,旅者扬起嘴角,轻蔑地一笑。
One comment
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,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